2020年

今天12时41分,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167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

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道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轨道,并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突破火星制动捕获、进入/下降/着陆、长期自主管理、远距离测控通信、火星表面巡视等关键技术,实现火星环绕探测和巡视探测,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实现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二是建立独立自主的深空探测工程体系,包括设计、制造、试验、飞行任务实施、科学研究、工程管理以及人才队伍,推动我国深空探测活动可持续发展。

火星探测天问一号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主要是实现对火星形貌与地质构造特征、火星表面土壤特征与水冰分布、火星表面物质组成、火星大气电离层及表面气候与环境特征、火星物理场与内部结构等研究。

我国火星探测作为开放性的科学探索平台,包括港澳地区高校在内的全国多地研究机构积极参与了研制过程,我国也与欧空局、法国、奥地利、阿根廷等国家和组织开展了多项合作。

天问一号

△天问一号1:1着陆平台

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与地球邻近且环境最为相似,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受天体运行规律约束,火星探测窗口每26个月一次,并且窗口时间较短。1996年以来,几乎每个发射窗口都有火星探测器发射,今年更是迎来了多国齐聚火星发射窗口,共同奔赴火星。

有着“指环王”美誉的土星也将在7月21日上演“冲日”好戏,公众凭借肉眼或小型天文望远镜可一睹土星的靓丽风采。
土星是夜空中最美丽的星球之一,它是肉眼易见的大行星中离地球最远的。用肉眼看来,它呈现为一个明亮的淡黄色的天体;在望远镜中,其外形像一顶草帽。

土星

天津市天文学会副理事长李梅丛介绍说,当土星、地球和太阳大体在一条直线上,地球位于二者中间时,称为土星“冲日”。“冲日”前后,土星离地球最近,亮度也最高,是观测的最佳时机。而此次“冲日”恰逢农历六月初一,无月光影响,因此土星显得分外明亮,肉眼清晰可见。

“今年‘冲日’时,土星在人马座天区逆行。当天太阳落下后土星就会从东南方天空升起,子夜时分到达正南,日出时在西方落下,整夜可见。”李梅丛说。

同为巨型气体行星,土星比木星暗得多,但是土星的受关注程度丝毫不亚于木星,这是因为它拥有宽阔而美丽的光环。

  

“土星光环每隔15年‘消失’一次,但并不是真的‘消失’,而是由于光环很薄,一旦环面与我们视线的方向平行,那么,光环就会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目前,正处于土星可见光环环面减小的过程,到2025年左右会完全‘消失’。因此,现在我们还是能够看到很大的环面。”李梅丛说。

据了解,土星的公转周期是29.5年,会合周期是378天,也就是1年零13天。因此,土星“冲日”的日期每年比前一年推迟13天左右。

欢迎体验“印象笔记” Windows版 6.21.3,未来将逐渐更新版本以提升在中国地区“印象笔记”的功能体验

超级笔记

全新编辑器【超级笔记】上线:

限时免费开放超级笔记内全部功能模块:包含“分级标题、关联笔记、网页书签、智能表格、视频、录音、代码块、日期提醒、目录”等;
超级笔记(SuperNote)是印象笔记全新推出的新一代在线编辑器。在超级笔记内你可以随处插入各类模块、自由拖拽调整不同模块的位置、不同「模块」内容还可以单独设置格式,帮你高效专注地记录一切。

全新记录视觉与交互:

支持随处插入各类模块、随处拖拽各类模块位置
选中内容后快速唤起“快捷工具栏”,快速更新模块样式
支持设置编辑区“沉浸式阅读”或“适配屏幕”切换
支持笔记间快速嵌套、预览
支持自动生成笔记内目录
支持全新视频、音频模块

全新“智能表格”升级:

支持丰富格式类型,如:成员、数字、单选、多选、日期、进度条、程度表情等
支持“显示/隐藏统计行”,对数字类型支持一定的统计计算功能
标题栏支持更加丰富的样式设置能力

更多历史笔记功能更新、升级:

支持导出为PDF文档
支持公开分享、发布到主页和识堂
支持单篇笔记设置多清单任务、提醒
支持插入素材库的各类文件内容
支持如搜索、标签、快捷方式等更多笔记历史功能

“模板”功能全面升级:

支持快速访问左侧菜单“模板”,应用模板生成笔记
模板库内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化“笔记模板套件”
支持一键应用模板套件,快速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各种记录问题
同时支持使用超级笔记生成自定义模板

下载地址:

https://yinxiang.com/product/supernote/

  谷歌推出了一系列 Kotlin 和 Android 在线课程,旨在教人们如何构建 Android 应用。课程面向没有编程经验的新手等初学者。

  Kotlin 如今是一门炙手可热的语言,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许要归功于 Android 对 Kotlin 的官方支持。谷歌曾宣布,Android 开发是 Kotlin 优先(Kotlin-first)的。根据 Android 官方提供的数据,60% 的专业 Android 开发人员已经采用了该语言。在 Play Store 中,排名前 1000 的应用里有 70% 使用 Kotlin。

  2016 年,谷歌曾发布过 Android 基础课程。但自那又过去四年,期间发布了四个主要版本的 Android、新增了对 Kotlin 编程语言的支持,还引入了辅助构建应用的工具,如 Jetpack 库。因此,这次新课程的推出,是在原先基础上的重大更新。

07309-hg8bgyv2x3t.png

  对于此课程,谷歌提倡,“没有技术背景也能学习”。最新的 Stack Overflow 开发人员调查显示,有近 40% 的专业开发者此前未获得过正式的计算机或软件工程一类的学位。

  该课程内容包括:如何使用 Android Studio 来构建应用,以及如何在 Android 设备(或虚拟设备)上运行它们。谷歌表示, 配合课程进行动手实践,初学者也能够完成一系列 Android 应用的构建。

  虽然是面向新手,Android 官方还是希望学习者拥有一些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数学技能。课程内容可在 Android Basics in Kotlin 页面查看。

  对于有编程经验的开发者,谷歌也提供了其他三款免费课程,分别是 Kotlin Bootcamp for Programmers、Android Kotlin Fundamentals 和 Advanced Android in Kotlin。

免责声明
本博客部分内容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作者的观点和立场,如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email protected]。我们会在24小时内进行删除。